8月12日,记者从“云南这十年”系列新闻发布会·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专场发布会上获悉,绿色能源已成为云南省第一大支柱产业,全省高原特色农业提质增效,有机茶、有机蔬菜种植面积全国排名第1位,“绿色食品牌”影响力和美誉度大幅提升。环境质量方面,上半年空气质量更好了,九大高原湖泊水质稳中向好。截至“十三五”末,全省森林覆盖率65.04%,森林蓄积量20.67亿立方米,国家第一批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种数保护率达到90%,为云南争当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夯实了绿色基底。

推动绿色能源与绿色制造

融合发展

云南建立完善生态文明制度,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。2021年,全省绿色能源装机提高到9500万千瓦,西电东送电量累计突破1.2万亿千瓦时,为东部地区累计减排9.3亿吨二氧化碳。全省绿色能源装机、绿色能源发电量、清洁能源交易量、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占比均居全国前列。依托资源优势不断延伸产业链,推动绿色能源与绿色制造融合发展,带动绿色铝、绿色硅等先进制造业发展。

能源利用效率

持续提升

坚决淘汰落后产能,腾笼换鸟换出发展新动能,开展园区循环化改造,能源利用效率持续提升,截至2021年底,全省能耗强度累计下降37.6%。

推进旅游产业全面

转型升级

以“一部手机游云南”为抓手推进旅游产业全面转型升级,“七彩云南”的名片更加亮眼,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、占GDP的比重双双提升至50%以上,成为云南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。

全省高原特色农业

提质增效

鲜切花、天然橡胶、咖啡、烤烟、核桃、中药材种植面积和产量连年保持全国第1位,有机茶、有机蔬菜种植面积全国排名第1位,“绿色食品牌”影响力和美誉度大幅提升,绿色食品认证产品数量排全国第8位,有机产品获证数量排全国第6位,绿色食品成为全省出口第一大项商品,农业绿色化、特色化、品牌化水平不断提高。

全省生态环境质量

显著改善

云南深入推进污染防治攻坚战,统筹打好九大高原湖泊保护治理、六大水系保护修复等为重点的8个标志性战役。十年来,全省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改善,空气质量持续保持领先,全省16个州(市)政府所在地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持续超过98%,今年上半年达到99.4%。九大高原湖泊水质总体向优向好,滇池、星云湖摘掉“劣V类帽子”;六大水系水质持续改善,出境跨界断面水质100%达标;与2011年相比,全省国控地表水优良水体比例提升34.2个百分点,劣于Ⅴ类水体比例下降27.8个百分点。

滇池沿岸违规违建整治

力度空前

拆除或迁出建(构)筑物面积110.69万平方米,环湖路临湖一侧减少建设用地17250亩、建筑面积639万平方米,恢复生态湖滨带14公里,一、二、三级保护区内新增绿地面积约192万平方米,滇池沿岸过度开发、无序开发、贴线开发现象得到全面遏制和根本扭转,整改工作取得决定性成效。

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

成效显著

第一轮中央督察和“回头看”反馈云南的110个问题全部完成整改。第二轮中央督察反馈的50个问题已完成整改24个,其他问题整改按时序推进;督察曝光的5个典型案例,完成整改2个,其余3个问题正按时序推进。3069件群众投诉举报问题,办结2896件,阶段性办结32件,办结率95.4%。

九大高原湖泊水质

稳中向好

去年9月28日,云南全面打响“湖泊革命”攻坚战,针对九大高原湖泊保护治理提出60条实施意见,以革命性举措抓好高原湖泊保护治理。湖滨生态红线内除公共基础设施、文物、历史村落外,其他设施有序退出。如,在滇池推进外海环湖湿地建设工程,完成退塘、退田4.5万亩,退房233万平方米,退人3.2万人,恢复水域面积11.51平方千米,建成湿地5.4万亩。坚决跳出“环湖布局、环湖造城”的发展模式,全面减少湖区内项目开发,减轻人口压力,减少资源浪费,减少建(构)筑物等。如,在洱海实施1806小镇生态搬迁,共有1806户7270人迁出洱海生态保护核心区。在全流域调整农业种养结构,转变农业生产方式,发展生态有机农业,严控面源污染。如,在抚仙湖流域实施径流区5.8万亩耕地休耕轮作和种植结构调整优化,每年削减氮约4870吨、磷约2050吨。坚持系统治湖,治点源与治面源相结合,治湖与治流域相结合,治标与治本相结合。在九大高原湖泊流域内关停非煤矿山179座,完成生态修复面积1.73万亩。

在全省上下共同努力下,九大高原湖泊水质稳中向好,与2012年相比,2021年抚仙湖、泸沽湖水质保持Ⅰ类,洱海水质由Ⅲ类提升到Ⅱ类,阳宗海水质保持Ⅲ类,滇池草海水质由Ⅳ类提升到Ⅲ类,程海水质(氟化物除外)达到Ⅳ类。

推荐内容